清代光绪年间《河州二十四关图》,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由河州(今临夏)官府绘制的最早的一张临夏原始地图。
该图高55厘米,宽54.2厘米,用毛笔绘制而成。图中所示方位与现今地图所标示的方位完全一致。图四周有详细的界址文字说明,图中地名及界址说明文字字体均为楷书,娟秀工整。图中央靠上方处盖有河州府衙的印鉴:“河州之印”。印鉴为7.3厘米正方形,印文清晰可辨,印色鲜红,由汉、满、蒙三种文字合壁,右为汉文小篆,中间为蒙文,左为满文篆书。
地图中没有标示出具体的绘制日期,但由河州府衙的印鉴可以推断,该图应是清光绪年间产生的。据临夏州目前所存史料记载:河州官府从清乾隆年间就使用“河州之印”印鉴,而且清乾隆、嘉庆、道光、咸丰年间的“河州之印”印鉴大小完全相同,均为 7.3厘米正方形,用汉文、满文篆刻而成,右为汉文小篆,左为满文篆书,左右篆文基本相连,印文字体线条较粗;同治年间,河州府衙印鉴为7厘米正方形,用汉文小篆刻成,为“甘肃河州知州之印”;光绪年间,河州府衙的印鉴为7.3厘米正方形,汉、满、蒙三种文字合壁、为“河州之印”,印鉴右边为汉文小篆,中间为蒙文,左为满文篆书。汉、蒙、满文之间有一定的距离,字体线条较细;而到宣统年间,河州府衙之印鉴则为“河州正堂”。通过比较,图中“河州之印”印鉴与清光绪年间印鉴完全吻合。由此推断此图为清光绪年间产生。
这张珍贵历史地图是1983年州档案馆职工在整理旧政权档案的过程中发现的,经及时抢救装裱,现保存完好。
图中河州二十四关的标示最引人注目,占据了整个地图的主要部位,该图也因此而得名。从图的西北至东南,依次标示出了积石关、崔家峡关、樊家峡关、大峡关、五台关、红崖关、癿藏关、老鸦关、漠尼关、土门关、石嘴关、尕只巴关、川半岭关、槐树关、西儿关、乔家岔关、牙党关、沙麻关、思巴关、陡石关、大马家滩关、小马家滩关、麻山关、俺陇关共二十四个关口。
河州二十四关是明洪武三年(1370年)由御使大夫邓愈统率诸将攻克洮州、岷州和河州之后,出于政治和军事上的需要,在当时河州(今临夏)卫的边境,沿白石山—太子山—小积石山脉,选择山巅、谷口、高阜,“由东而西,西而北”,设置了数十座关隘,作为捍卫西陲重镇河州,抵御西南游牧民族“入侵”劫掠的屏障,这些关隘,就是史书所说的“明代河州二十四关”。
图中所示的二十四关名称与明代《河州志》中所记载的名称基本一致。所不同的是:明代时,将积石、老鸦、癿藏、土门、槐树、宁河、沙麻、陡石、俺陇9座隘口称为“关”以外,其余均叫做“山口”。到了清代,这些山口逐渐被称为“关”,如乔家岔山口,后改为“乔家岔关”,而且个别名称也有所改变,如“宁河关”易名为“牙党(塘)关”;贾喇嘛山口改为“樊家峡关”;火烧岭山口称为“五台关”;西山小路山口称做“大峡关”,船板岭山口易名“川半岭关”。
积石关 旧名临津关,位于今积石山县大河家乡约12华里关门村附近的黄河边上,设在地势险峻“一面是黄河、一面是崖”的积石山峡谷的东端,可谓“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”。明、清两朝,积石关成为西陲重镇河州所辖二十四关中的第一大关。长期派把总1员,兵50名守卫,直到清末,关防始终不懈。在近代史上,这里也是战事频频。1949年,解放大军挺进西北时,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兵团的三个军,在王震司令员的率领下,从临夏入兵分三路,一路出积石关,一路出老鸦关,一路从莲花渡过黄河,直捣西宁。如今,昔日的积石关在无数次战火洗涤下,已荡然无存。只有深邃的积山峡仍作为甘青两省间的一道门户,巍然屹立,扼控着黄河。
崔家峡关 位于今积石山县大河家乡西南的崔家峡中,北距大河家约30华里。关口曾建有石栅一道,今无存。
樊家峡关 明时称贾喇嘛山口,清代改为樊家峡关。位于今积石山县刘集乡南面的樊家峡中,北距刘集约25华里。关口曾设有石栅一道,今依稀可辨。
五台关 明时称为火烧岭山口,清改称五台关。位于今积石山县吹麻滩镇西南约30华里的五台峡中。关口旧设石栅一道,现遗迹尚存。
大峡口关 明称西山小路山口,清康熙年间改称大峡口关。座落在今积石山县吹麻滩镇南约25华里的大峡峡口。这里两山如刀削,峡口处宽约百米,乱石林立,有石栅墙遗址。
红崖关 旧称红崖子山口。位于今积石山县居家集的甘藏沟中,东距丹凤山村约5华里,关口曾设石栅一道,暗门一座,今均无存。
癿藏关 位于今积石山县癿藏乡关门村西约2华里的风沟口。这里两山夹峙,在沟口狭窄处曾筑有关墙,今无存。
老鸦关 位于今临夏县麻尼寺沟乡唐尕村西约5华里处的乌龙沟与麻尼寺沟交汇处。是明代二十四关中地理位置较为险要者,进关,可直趋河州城,出关,越大力加垭豁。北可通西宁,南顺捏贡川大道经八角城入甘南藏区。《河州志》载:“二十四关内,如积石、老鸦、槐树、沙麻、土门五大关,尤为入腹之门户”。自清雍正八年(1730年)在撒拉川的草滩坝建起循化营之后,老鸦关逐渐成为甘青交通之要冲。
莫泥沟 明称莫泥沟山口,当地人称“照壁石”。位于今临夏县莫泥沟乡马井沟村西南约2华里处。此处山口如锁,崖似刀削,山口开阔地曾设有石栅一道,现虽拆去,但遗迹可辨。
土门关 位于今临夏县马集乡关滩村南190米处,是由四川、青海经甘南藏区通往兰州的主要隘口,也是历史上依次分为“关内、关外”,“内地、草地”,“汉区、藏区”的关界之一,据《河州志》记载,土门关是二十四关中规模最大者。此处“山高险峻绝,对岸若门”,西北侧有大力加山峰余脉五山,东南隔大夏河与太子山相望 ,关口两侧高山耸立,形成一天然峡谷,土门关就依这天然地形而建。
石嘴关 当地称“小关”或“石门槛”。位于土门关东侧大夏河岸边,西与土门关隔河相望 。据《河州志》记载,石嘴关曾筑有土城墙,设有暗门,立 有“汉蕃交界”石碑,今皆无存。
朵只巴关 明时称朵只巴山口。位于今临夏县刁祁乡朵只巴村东南的朵只巴沟半腰,现石栅残存。该处山路崎岖,岩壁似削。据当地老人称,朵只巴山口便是老辈人们堵西蕃的卡子之一。
川半岭关 明时称船板岭山口。位于今临夏县刁祁乡大西滩劳改农场附近的船板岭脚下,已无遗迹可寻。
槐树关 在明代二十四关中,其地理位置险要者莫过于槐树关。关口地处太子山腹地,距临夏县铁寨乡大草滩村北2华里。这里两峰相峙,嵯岈巍峨,雄险奇绝,是通往太子山的一座隘口。据史料载:清乾隆八年(1743年)和1941年在槐树关口左侧的天然岩壁上,曾两次镌立界石:“汉蕃交界处”和“夏河临夏两县交界处”碑文。今均遭人为破坏殆尽。
西儿关 位于今和政县罗家集乡大滩村南约15华里处,无关墙遗址。
牙党(塘)关 明时称“宁河关”,清改为牙党(塘)关。位于今和政县买家集乡柳梅滩村南约5华里处,关口曾筑有石栅一道,今无存。
乔家岔关 明称乔家岔山口,清末民初改称新营关。位于今和政县新营乡上寺湾村南约6华里处。关口峡门外曾建有石栅一道,今遗迹可辨。
思巴思关 明代称为思巴思山口,清改称思巴思关。位于今和政县新庄乡草滩村南约4华里的峡口附近,北距新庄约12华里。思巴思大庄村西口曾立有“汉蕃立界”碑,今无存。
沙麻关 亦称杀马关。地处今和政县南60华里处的吊滩乡峡口附近。这里两山相峙如门,千仞崖壁陡如刀削,形成一险关要隘.
陡石关 位于今和政疗养院南的小峡口,北距和政县城约54华里。关口处,是今临夏回族自治州境内的游览胜地“松鸣岩”。
大马家滩关 位于今康乐县八松乡葱滩村南约4华里的药水峡当中,曾建有石栅一道,今无存。
小马家滩关 位于今八松乡菜子沟脑村附近山口,今已无遗迹可寻。
麻山关 位于今康乐县八松乡扎子河村南约4华里处,有关隘遗址。
俺陇关 亦称安陇关,是明代二十四关中最东头的一座关隘。今称鸣鹿关。位于康乐县鸣鹿乡鸣鹿关村附近。有遗址。
河州二十四关自明洪武年间开设以来,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,如明神宗万历年间(1573-1620年)和清乾隆年间(1736-1795年)曾数度在河州边界“镌石为碣”,制定“汉蕃交界”线。其时就有“沿岭(白石山脉)分水为界,水流南面洮州地,水流北面河州地”的说法,界碑均为天然巨岩。又如积石、老鸦、槐树、沙麻、土门等大关,各拨兵丁50名,陡石、牙塘、乔家岔等中小关,拨兵丁5、6人。一年一换,轮流驻守,盘查往来行人,负责收取茶马商税和秉报夷情。兵丁驻扎之处,或在关隘咽喉扼要;或在离关一二十里之村中。唯恐关隘疏于防守,明清统治者还曾勒令当地土司选拨团练乡勇分布二十四关,协助塘丁长期把守。又自明天顺二年(1458年)始,以河州为中心,成辐射状,面二十四关设烽喉墩台20余处,远近不一,每处有兵丁5名常驻,负责警报传递,历明、清两朝不绝。
明时,二十四关守军由河州镇守节制,到了清代由总兵督隶,两朝均由参将、游击分管各路隘口要道,中大关设把总为守军头目。关防一旦有事,参将星夜调兵驰援。
清同治十二年(1873年)西北各族人民的反清起义被残酷镇压后,沙麻、槐树、老鸦等二十二关守军尽裁,唯积石、土门二关留有把总1员,兵丁5、6名把守,到民国初期,才撤尽塘丁,改由民团驻守,收取茶马商税。
明、清时期,曾在大中关内外设立驿站,供邮差、商人歇脚,西南藏区的畜牧产品和土特产品通过这些关口和驿路源源流向内地……在近600年的漫长岁月里,二十四关渐渐由屏障演变成为沟通内地和边疆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联系的桥梁,关内关外汉、藏、回、保安等民族之间的团结,也不断得到加强。
斗转星移,岁月磋砣。如今,当年的雄关,有的只剩下一片断垣残壁,有的已看不出它的痕迹,但档案却真实的记录了这一切。